6岁女孩,幼儿园大班,右偏瘫,右上肢各关节活动受限(远端明显),肌张力增高,右手抓握姿势异常,精细活动落后。图1a中,小朋友在使用小镊子夹取物品时右手掌屈、尺偏、拇指内收等异常姿势明显,使用机械臂固定后(肩肘腕),图1b、图1c中可见小朋友右手抓握压力传感手柄时,异常姿势明显改善,并且可使用右上肢独立完成碎碎机游戏训练 。

先来认识一下上肢机器人吧!

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评估系统,由hocoma公司联合美国加尼福利亚大学和芝加哥康复医院研发,可用于因中枢神经、脊髓、肌肉或骨骼等相关疾病导致上肢功能受限的患者,亦可用于儿童康复领域,通过可视化游戏训练,提升孩子训练积极性,从而改善功能状况。

与传统康复治疗相比,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评估系统有哪些优势呢?

1

减重支撑

在整个运动范围内提供恒定的手臂重量支撑,可以训练从肩部到手部的整个运动链(肩关节前屈、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掌屈/背伸),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机械臂关节锁,针对性训练孩子比较薄弱的关节活动或力量。

2

激励练习:

以游戏代入的形式进行功能训练,有助于增强视觉表现反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促使孩子在虚拟场景中通过完成预设项目任务达到训练效果。

3

提高效率

以智能游戏代替传统训练模式,调动孩子训练积极性,提高治疗效率。

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评估系统适用于哪些孩子呢?

1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的偏瘫

多关节上肢机械臂和压力传感手柄与电脑连接,可以评估上肢各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与空间运动轨迹,利于制定合适治疗计划,早期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后期可进行分离运动练习,防止代偿运动,同时可依据个体情况设定/调整支撑重量,在训练中实时调整游戏难度和握力大小,促进偏瘫侧肢体功能恢复。

2

臂丛神经损伤、上肢骨折

通过对孩子进行个体化评估,判断功能活动受限程度,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可针对受限关节进行单关节、多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并在三维空间、抓握功能、上肢协调操作及adl上进行目标导向性训练,改善孩子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力量,并激发孩子训练积极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

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训练中,三大感觉系统的感觉区辨能力(触觉、本体觉、前庭觉),可以帮助孩子辨别接触物品的形状、质地,选择身体的姿势、位置,感知、辨别空间方向,并引导肢体使用合适的力道,控制恰当的速度,以便在社交活动中完成合乎情境的行为反应。当儿童感觉区辨能力障碍或不佳时,往往会出现动作笨拙、肢体不协调,欠缺感知觉,对方向、速度、距离等辨别不佳,不能准确判断身体所处的位置,无法理解多步骤指令,玩游戏时反应较慢,跟不上同龄孩子等,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评估系统通过可视化游戏训练模式,让孩子在虚拟场景中通过视觉信息输入,及时调整机械臂及手柄传感器位置、方向、辨别空间距离,在合适时机完成挑战,有助于训练孩子辨别、处理并整合有效信息能力。

4

书写障碍

书写是一项复杂的感知-运动任务,良好的书写能力与孩子的注意力、视觉运动、感知觉和手部精细运动密切相关。动作型书写障碍源于精细运动不协调、视觉感知和本体感觉的障碍,通常在书写中表现出动作笨拙,灵巧性差 ,字体形状和大小不一致,字体位置扭曲不整洁,字迹难以辨认,手指敲击速度缓慢,长时间持续书写困难,而视觉感知能力与书写速度、准确度、以及字体的空间结构高度相关,学龄早期儿童良好的书写表现也需要视感知和视觉运动控制整合能力,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评估系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视觉反馈信息帮助孩子及时调整运动方向,辨别空间距离,控制合适的力度及速度,完成任务挑战,游戏中的协调练习及控笔练习同样可以训练孩子上肢运动协调及手部精细控制能力。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